当前位置:

新晃“复活”全套21出侗族傩戏剧目

来源:红网新晃站 作者:杨世英 编辑:redcloud 2011-06-08 00:31:07

  红网新晃站6月8日讯 (通讯员 杨世英) 6月6日,笔者随同新晃文化局长杨先尧、摄影师蒲师术等一行四人,来到该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傩戏”传承地——天井寨,对侗族傩戏“咚咚推”21出剧目进行全程录像,有幸观赏到历时半年排练、全部得以“复活”的侗傩“咚咚推”,为其表露出的浓烈的民族情感而深深震撼。

  通过观看演出发现,天井人把自己要表达的情感全部倾注到“咚咚推”之中,比如他们爱护耕牛厌恶不尊重牛的人,于是就有了《癞子偷牛》、《刘高斩瓜精》这样的剧目;他们崇拜关公,就让他在戏场上出尽风头;他们敬重华佗,鄙视看香婆和巫师,就让华佗大显身手,让看香婆和巫师颜面丢尽,无地自容;他们善恶分明,就有了《背盘古喊冤》这样的警世剧;他们为缓解生活之沉重,就有了《铜锣不响》、《土保走亲》、《杨皮借锉子》、《驱虎》等诙谐成趣的剧目;他们起义失败后的压抑感情,更在《造反》这出剧目中尽情发泄。

  天井人同时把“咚咚推”作为最好的酬神活动。一般情况下,到神庙去祈求神灵,祷告之后,只有烧香上供而已,没有情感交流。而“咚咚推”可以把“神”搬上戏场,回答人们的种种问题,允诺天井人的种种请求,这比进庙祭祀来得更为实在,有较强的情感浓度,于是使“咚咚推”的演出成为酬神演唱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代表性传承人——81岁的龙开春告诉笔者,2010年以前,“咚咚推”能够上场表演的剧目只有9出,另外的12出剧目因无人继承,已经停演20多年。由于与他同龄的老艺人相继过世,这12出剧目只有他和他那99岁高龄的叔父龙子明两人所掌握。“再没得人学戏,过不了几年,这些剧目要被我两个带进泥巴土头。好在文化局支持,广东老板支持,出外打工的几个年轻娃崽也转来牵头排练,我才有机会把全部傩戏教给他们年轻人”。

  

编辑:蒲祖财

来源:红网新晃站

作者:杨世英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ww.hnxhnews.com/content/2011/06/08/838838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