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秀生源流失的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连续四年位于全市第三名,初中毕业水平考试从全市中游上升到第一方阵,小学质量也持续、稳定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县优秀学生流失未得到根本遏制。优质教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和家长的迫切需求。优生流失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毕业生中流失仍最突出。从近三年数据看,2011年,前100名中流失51名,2012年,流失45名,2013年,流失34名。
2.流失优秀学生由初中向小学、高龄向低龄化趋势。除初三流失外,初一、初二,乃至小学六年级,甚至四、五、年级优生分别有不同程度流失。特别是小学毕业后,每年尽有20名左右的优秀学生均在外县就读。据统计,2011年,小学毕业生前100名有14人、2012年有18人、2013年有22人选择到怀化、长沙就读。生源流失学校主要为一完、三完。
3.流失学生家庭由富有向工薪家庭转向。前些年,流失学生家庭比较富有,如老板、县级领导干部、单位一把手家庭等。近几年,相当一部分普通科局级一般领导和普通干部家庭(含少部分教师)的子女也纷纷外出就读。
二、流失原因分析
1.高中质量不优仍是主要方面。一是我县一中由于办学条件比较一般,某些条件还较差。如食堂、实验室、计算机教室等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二是一中优秀教师外流现象仍然严重。一中由于待遇不高,每年要流失10名以上的优秀教师往沿海、西部、怀化等地。如高级教师、副校长杨长进、杨永高(特级教师)、姚新华相继调往广东、贵阳。另外,一中办学环境不优,一些部门干扰、检查也不断。
2.小学、初中没有较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家长的要求。由于不能补课,二中不上晚自习、不办重点班,不能实行封闭或半封闭管理,城区小学、初中学校与一般学校没有区别,优秀学生一些较高要求无法满足。
3.“远香近臭”也是少部分学生和家长一种病态选择。少数家长认为省城、市里的学校什么都比新晃好,没有考虑学生个体身心差异、适应能力、自律管理能力。
4.“盲目攀比”也是部分家长和学生的错误选择。别的领导子女送出去的,自己硬着头皮也要送,亲戚朋友的送出去了,邻居的送出去了,我没面子,只好得送出去。
三、对策及建议
1.举全县之力办好一中。县里要加大投入,彻地改变一中的办学条件。硬件条件一定要跟上,师资队伍也不能忽略。采取优惠条件引进优秀师资,提高待遇,稳定好现有的骨干教师。
2.想方设法举办初中重点班。象靖州、会同等县一样,在一中举办200人一个年级的初中重点班。重点培养,重点管理。给予特殊的政策、措施,长期坚持。
3.建立奖励机制,县教育部门要出台“培优补差”激励机制。各个层次的学校要把优生培养稳定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教育局要对在本县读高中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培养的小学、初中学校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4.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学校、社会、家长要对学生多宣传新晃教育的良好发展,相信新晃、相信一中,教育学生及家长不要盲目冲动,不要偏信偏听,以偏概全,要根据学生本人和家庭实际,理智选择。
来源:教育局
作者:杨配泉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