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重典

来源:红网新晃站 编辑:redcloud 2011-06-22 15:32:11

  站好安监“前哨”,是责任更是使命

  ——记2011年新晃县“十佳岗位先锋”王重典

 

  在大湾罗乡的采石场和烟花爆竹厂里,常常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黝黑的面庞、粗壮的身材,孤独而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其间——这位典型的侗家汉子,就是新晃县大湾罗乡安监站站长、综治办主任王重典。他待人真诚、热情,是同事、朋友、乡邻眼中最值得信赖的“典典”和“王大哥”。但是,在安监工作中,哪怕是面对熟人和好友,他也丝毫不给情面,“安全责任无小事”。即使母亲重病、家庭经济负担重,在利益和诱惑面前仍然坚守原则,也绝不放过安全隐患的任何蛛丝马迹,确保了近几年来该乡无一例安全生产伤亡事故。虽然生活清苦,但他仍然葆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在繁重的安监工作之外,同时兼任综治办主任,参与协调、化解基层矛盾,凭借其独特的调解方法和出色的个人魅力,有力地维护了该乡的社会治安和稳定。

  一股韧劲,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1992年12月,王重典在大湾罗乡向家地村出生。在这个偏远山坳长大,他学习特别发奋,初中、高中成绩排在全年级前十名内。由于家庭特别贫困,无法继续读高中,进入新晃县职业中专读农业专业。毕业后,新晃县农业局招聘农业技术员,于是被分到大湾罗乡镇府当农业技术员,不到一年,因为工作踏实肯干,该乡党委、政府聘其为办公室秘书,之后又到乡企业办工作。2008年,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安检系统工作,任大湾罗乡安监站站长。2010年8月兼任乡综治办主任。

  对于学农业的王重典来说,安监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作为安监站站长,要独自承担起一大块工作,一个人办公,一个人检查,更像是一个“独行侠”。而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只能靠自学和实践。除了外出,他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学习安全生产法、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等条例等法律法规上。

  多年的安监工作,王重典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进采石场,先进行目测: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是否有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分层开采、作业面松石是否处理干净、松石与山体有无明显缝隙等,以消除和避免安全事故隐患。

  安监工作本身也是一个高危行业,危险近在咫尺。今年3月份,有一次正在姚茂君采石场的检查,上方掉下来一块四五十斤的松头,凭借多年的临场经验,王重典幸运地避开了石头。发现这个隐患后,他当即责令停工,现场督促整改,两个小时后整改完毕再行生产。

  一肩重任,把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按照新晃县安监局的要求,灰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监管,是安监系统三大块“责任田”。而大湾罗乡安监站,就占了前两大块。大湾罗共有9家采石场、1家花炮厂、15个烟花爆竹零售网点、1家粮油米业公司、1家水泥厂等,该站工作量排到全县乡镇的前3位。

  如此大的工作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王重典做到了,做好了。每月到所有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检查4次,一天最多只能跑3-4家。他骑着摩托车,起早贪黑,最远的地方有12里路,有时候都来不及吃中饭。沿途路况差,矿车多,雨天骑车打滑摔跤是常事。

  2008年之前,大湾罗的大大小小采石场有12家,遍地开花。当时,乡安监站没有成立,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导致多名死亡、致残的村民。2008年4月后,按照县安监局要求,乡党委、政府加大灰煤矿山的整合力度,把12家整合为7家,限定规模必须达到年产5万吨以上才允许开采。今年又新增2家采石场,正在建设当中,主要配合沪昆高铁石料的供应,王重典每周都要去检查一次。

  今年清明节前夕的一次检查中,王重典发现冷水冲钢勇采石场又退方填溪,将山体剥落下来的泥土倾倒在山沟里,几天时间就形成了一道小坝体。如果坝体崩溃,会淹没下游的稻田,让百姓颗粒无收。冷水冲钢勇采石场退方填溪是个“老大难”,几次整改都不彻底。王重典只有再一次责令立即停止生产,下达整改指令,限期整改到位,要求清理土方恢复原貌。

  一身正气,爱岗敬业“铁面无私”

  王重典是本乡人,但也有“铁面无私”的威名。在安监和整改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都是熟人,但是面对安全生产,“绝对不给面子”。平时检查时,很多采石场老板都会主动请客吃饭,他从来都不参加,他说“吃了饭,以后工作就难做了”。

  去年7月开始,同时兼任乡安监站站长、乡综治办主任。主要职责是调解民事纠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自沪昆高铁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大湾罗县的纠纷调解工作量迅速加大,高铁占地补偿、道路损坏维护、水源灌溉、水源污染、高铁施工方与当地群众等矛盾集中。

  去年年底一个深夜晚11点,一辆高铁施工方的混凝土泥罐车行驶在水洞村,与骑摩托车一位村民相遇,因为大车开的是远光灯,村民被刺眼的灯光刺到,摔了一跤。摔跤的村民拦住泥罐车问,“为什么不开近光,害我摔了一跤,你要补偿我?”当时气温零下几度,30、40个村民在路边烧火取暖,与正载着价值十几万的混凝土车辆僵持在路上。接到电话后,睡梦中的王重典爬起来披上棉袄,骑着摩托车就往那边赶。在了解情况后,王重典先给老百姓做工作讲道理,“开车的道德问题可以改天慢慢谈,但是堵路堵车行为,严重影响了高铁施工建设,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批评了泥罐车司机,要求他晚上与村民会车相遇时使用近光,并当场向村民道歉。4个小时后双方达成和解,已是凌晨3点多。

  在国家重点工程长昆高速铁路建设中,王重典积极参与征地拆迁和矛盾调解工作,协调解决纠纷矛盾35起,为长昆高铁建设营造良好施工环境。同时抢时间,抢速度,提前完成了主施工区红线范围内100%的土地征收工作和80%的补偿工作,实现了拌合场和新晃段第一个隧道的顺利开工。该同志2008年、2009、2010年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一腔热忱,家贫志坚“乐活”人生

  十几年来,一家三口全靠王重典的微薄工资维持生计,妻子待业,小孩又要读书,买不起房子,只能长期借住在乡政府的办公楼里。母亲重病后行动不便住在老家,王重典工作太忙也无暇回家照顾,心里充满了愧疚。

  虽然生活艰辛、捉襟见肘,王重典依然乐观向上,忠于信仰。1994年4月,王重典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他每天晚饭后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把它当做掌握党的政策和理论的重要学习渠道。在办公室里,他每天翻阅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怀化日报等报纸,并浏览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素质。2008年、2009、2010年被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王重典也是乡邻、同事们赞不绝口的“书法家”,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从高中时代开始,他就开始练习柳体,后又继续练王羲之行书。在忙完一天工作后,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练毛笔字,每天坚持10-20分钟,有时候写累了,就看看电视新闻,然后再继续练习。现在,不管是乡政府所有大小会议的墙体标语还是宣传海报,甚至县安监局的会标,都有他的墨迹。

  王重典多年来坚持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他时刻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挑好这副重担必须认真钻研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他的办公桌上、抽屉里、书架上到处可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面的书籍,从一个半路出家的门外汉转变成为出类拔萃的行家里手,在普通岗位上散发出自强不息、刚正不阿、乐于奉献的人性光辉。

来源:红网新晃站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ww.hnxhnews.com/content/2011/06/19/83882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