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测试文章
为了侗乡群众的健康
——记2011年新晃县“十佳白衣卫士”瞿泽敏
瞿泽敏,男,汉族,1972年3月出生,湖南新晃人。1990年7月新晃一中高中毕业,1993年7月毕业于益阳医专骨外大专班,同年分配在新晃县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外科住院医师工作9年,期间于1999年3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骨科进修半年,2002年晋升为外科主治医师,2008年晋升为外科副医主任医师。2006年3月起担任骨外科主任工作至今 。系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新晃医学会会员。
该同志在医疗工作中,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工作中能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在医疗活动中,服从医院的安排,特别是担任科主任以来,能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全部投入到为病人服务上。
瞿泽敏1993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晃县人民医院外科工作。做一名优秀医生,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是他最大的心愿。多年来,他无时无刻不把学习先进医学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为病人排忧解难放在心上。他深深知道,作为医生,一个小常识,一个医疗细节问题就会造成病人的生命安危。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精益求益,才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他于1999年到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进修深造一年,学习国内最先进的骨外科知识及手术操作,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回院后10年来他共完成二类以上骨科手术三千多台次,其中包括髋臼骨折开放复位加内固定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加压钢板、解剖钢板、带锁、自锁髓内钉)术、近关节骨折开放内固定术、骨肿瘤病灶清除保肢术、胸腰椎骨折SF、AF、KSS内固定术、腰椎间盘摘除术、腰椎滑脱RF内固定术等手术。对一些骨折类型较复杂或手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病例,比如多节段胸腰椎骨折、高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双髋关节重度骨关节病、复杂髋臼骨折等也能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完善的治疗方案的前提下,他都自己主刀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处理,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在长达18年的从医生涯中,瞿泽敏从未放弃过学习,始终坚持把学习医学知识放在第一位,哪怕事务再忙,工作再累,他都挤出时间用于学习。对于专业书籍购买,他毫不吝啬,如果在新晃、怀化买不到,就托朋友到长沙去买。同时,他还自费订阅各种医学期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瞿泽敏在诊断过程中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撰写论文,先后有多篇论文分别在《中华新医学》、《医学临床研究》、《中华临床医药杂志》、《中国医疗杂志》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主持研究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观察》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海肤康护创手套治疗指趾损伤方法》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年,县人民医院让瞿泽敏挑起外二科主任这副重担。这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深感责任重大。作为科室主任,不仅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还要负责全科工作的管理,包括人才的培养、技术的指导、业务技术的训练、医疗质量管理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等。面对新岗位、新要求,他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结合实际,他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医疗工作计划;为完善科学管理,拟订了骨科医疗常规;为提高科室年轻医生业务水平,坚持开展业务讲课每周一次。通过不懈努力,科室的各项工作正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在医院开展的“正行风树形象优质服务”活动中,作为科室的负责人,他以身作则,并广泛调动全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创建活动与行风建设及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为此,他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提倡主动积极为病人服务,自觉接受病人的监督和批评。由于制度完善、管理科学、大家努力,使活动得到了深入持久的开展,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为此,瞿泽敏也得到的大家的认可, 2000年度被县人民医院评为优秀总住院医生,2003年至2006年连续被县人民医院评为医院最满意医生,2009年医院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来源:红网新晃站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新晃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hnxhnews.com/content/2011/06/19/838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