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杨丽荣

编辑:redcloud 2011-06-29 11:09:43

  巾帼不让须眉 构建和谐侗乡

  记2011年新晃县“十佳人民公仆”杨丽荣

 

  我县是湖南省最西部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位处湘黔边界与贵州几个少数民族县相邻,各种边界矛盾情况复杂、多变,且民族宗教工作对象特殊,事情琐碎、烦杂,协调、服务等事务性工作较多,工作难出成绩。然而,县民宗局局长杨丽荣同志,她以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宗教工作的非凡热情,用“倾情、真情、浓情、深情”这八个字在这平凡岗位上无怨无悔默默的奉献了6年,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构建了一幅侗乡和谐平面图。

  在她的带领和努力下,县民宗局连续6年被市民委评为先进单位,2006年度被评为全国民委系统普法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度被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09年被评为全省民族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度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9月,我县再次荣获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她本人也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先后被授予湖南省档案系统先进个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0年度机关效能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度信访工作先进个人,连续4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个人。

  一、倾情谋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她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头人,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围绕民族政策,倾情在“谋”字上做文章。一是积极主动争政策。几年来,她带领班子成员积极向上汇报协调,争取民族优惠政策支持,先后争取将新晃老蔡食品公司等一批民族企业作为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申报国家“十一五”项目计划、申请民贸商业网点建设国家财政贴息贷款等民族优惠政策。六年来,争取民族发展资金1020万元,项目覆盖全县23个乡镇。为全县100余家民贸企业争取民族优惠贴息资金1599.6万余元。二是创新载体宣政策。她积极创新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工作。几年来,充分利用县乡集镇赶集日、“尝新节”、“三月三”、“六月六”等民间传统节日,采取编山歌、发资料、挂横幅、贴标语、播电视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湖南省民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年规划》以及《新晃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等民族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各项民族政策日益深入人心,做到了家喻户晓。三是严格规范用政策。她多次向县委、政府汇报,县里制定了民族工作“两项经费”管理实施办法,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使各专项经费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切实解决了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六年来,240万元义务教育助学金全部用于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杂费补助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共资助学生9700人次;120万医疗减免费足额用于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的住院补助,惠及1950名困难群众。

  二、真情系民生,让百姓得实惠。我县是少数民族贫困县,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设施还得不到根本改善,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还尚处在温饱阶段。她针对这一现状,一方面,致力改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联合县直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几年来,通过努力先后争取到项目资金410余万元,新修联乡和村级公路47.3公里,实施了5个集镇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3.1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另一方面,致力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民族项目资金,积极指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2006年以来,先后将争取到的180余万元资金用于培育优质水果种植基地,扩大水库、电站等水面养殖项目。通过积极开展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举办了适用技术培训163期,培训农民11917人次,赠送树苗6500株、发放科技资料16271册,高山葡萄、金秋梨、草莓、甘蔗、西瓜等水果种植面积达1210亩,群众人均增收1200余元。通过项目带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三、浓情洒开发,突出侗乡特色。新晃历史文化悠久,特色文化浓郁,有“中华诗词之乡”之美誉。作为侗乡儿女其中的一员她感到无比自豪,作为民族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她又深感责任重大,为此,她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一是注重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了对现有民族文化,特别是对特色文化——傩戏“咚咚推”这一古老剧种的保护。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43万元对我县贡溪乡天井寨的傩戏文化基地进行了保护性维修,修建了傩文化展厅,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傩戏——《咚咚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出版了15万余字的《中国侗族傩戏“咚咚推”》一书,傩戏“咚咚推”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是抓好民族特色文化开发。将民族特色文化开发与打造旅游文化名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县民族歌舞剧团资源,结合我县特有的夜郎文化、侗文化,组建了土号队、锣鼓唢呐队和侗族歌舞表演队,打造了篝火风情晚会、夜郎王竞选、动物竞技赛等展示夜郎文化神奇魅力的旅游文化新名片:既有本地侗民族漂亮的民族服饰和优美的民族舞蹈,上刀山、踩火盆、吞铁钉等神秘、惊险的傩技表演和精彩的动物打斗,以及原汁原味的侗族山歌,又有“当一回夜郎,做一回王”的原生态与野性交织的感官刺激,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特色文化。三是积极打造民族特色村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民族特色村寨推荐活动。在推荐活动中,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引导,对扶罗、茶坪、贡溪、凉伞等侗民族聚居乡镇民居进行了改造亮化修复,村寨特色明显,为我县民族文化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四、深情构和谐,增进民族团结。新晃地处湖南最西部,除东面毗邻湖南芷江县外,南、西、北三面嵌入贵州,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各种边界矛盾较多。为促进边界地区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她带领全局干部职工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建立了联防、联调、联治、联谊的边界“四联”机制,与周边特别是毗邻的贵州县市区分别建立了县乡村不同层次的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联调、联防、联治工作制度,实行领导联管协调、治安联手打防、信息联通交流、纠纷联合化解、责任联合追究。特别是在化解边界矛盾纠纷上,与周边地区共同建立台账,坚持定期会商、及时沟通、及时调处,做到了发现一起,化解一起,使绝大分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同时,积极开展边界联谊活动,坚持每年组织接边地区的群众篮球赛、山歌赛等边界联谊活动,使群众在深入的交流交往中增进了了解,加深了感情,有效防止了边界矛盾纠纷的发生,促进了民族感情融洽,增进了民族团结。近六年来,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晃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民族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以及上访事件。

  杨丽荣同志凭着对民族事业的满腔热情,为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默默铸就了新时代人民公仆形象。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