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溪深处存侗傩

来源:新晃新闻网 作者:杨世英 编辑:redcloud 2011-03-01 22:43:03
  时刻新闻
—分享—

  

     民间艺人在2011年大江寨闹新春联欢会上表演傩戏《拜土地》。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新晃新闻网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傩戏“咚咚推”,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天井寨处在湖南怀化五溪深处的万山丛中,离新晃县城50公里。明代永乐年间才有人类迁入居住。咚咚推因演唱是在“咚咚”(鼓声)、“推”(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进行而得名。在天井寨,“咚咚推”由龙、姚二姓村民世代相传。早年,天井寨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届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一部分是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型的傩戏。演唱时全用侗语。它的21出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跳小鬼》、《癞子偷牛》、《老汉推车》、《菩萨反局》、《天府掳瘟,华陀救民》等;也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关公捉貂蝉》、《古城会》、《关公教子》等。“咚咚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由当地民歌衍变而成。“咚咚推”演唱时,所有的角色全戴面具。面具称为“交目”,共有42面。“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演唱时,演员双脚合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因此它也被称为“跳戏”。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的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民间艺人在2011年大江寨闹新春联欢会上表演傩戏。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历史上,侗傩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风雨雨,风雨之后,它却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并焕发出它独有的绮丽。咸丰4年(公元1854),侗民姜灵芝聚众起义,反抗清廷,天井人奋起响应,义军在这里的崇山峻岭之中活动了20年之久,直到同治13年(1874),姜灵芝退守距离天井寨15里远的玉龙山阵亡才告结束。这期间,朝廷对这一带进行轮番征剿,昔日繁华的村寨几乎被夷为平地。起义失败后,侗胞们所受到的民族压迫愈加严重,他们的民族感情也随之越来越强烈,“咚咚推”成为表现这种感情的最适宜的方式。时至今日,每次演唱结束,他们都要戴上面具,由戏中的关公、蔡阳分头率领,在戏场穿花、舞踩、呐喊,将戏推入新的高潮。也许他们在回忆那远去的故事,希冀未来的安定生活。

 

 

  湖南文史研究室终身馆员、中国民俗学会和中国傩戏学会理事、著名侗族学者林河先生生前称:“中国最早的农耕定居点及傩文化艺术的发祥地,竟都集中在过去被人称为荒蛮之地的湖南西部的古黔中地。湘西侗族傩文化系我国古代人文学科的孑遗、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至今仍然顽强地承受着现代科学文化的重重冲击而存活在僻域山乡,并越来越放射出它古朴绚烂之光。”

 

 

  寨中年龄最长者,99岁的龙子明是侗傩“咚咚推”传承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咚咚推”为家族世代传承,可以说,龙子明自婴儿时就接触了“咚咚推”。那时候,其父龙继湘所组织的傩戏班就在这一带颇负盛名。龙继湘,字步瀛,生于光绪四年(1878),系前清监生。民国二年(1913)在贡溪创办国民学校,并充任校长。民国十七年(1928)任贡溪场墟晃县、天柱两属联防委员。他是天井寨中最有学识、且有社会地位的人。数十年间,龙继湘热心于“咚咚推”的组织、演唱和传承。1956年,文化部民间音乐普查小组的专家曾专程访问过他。龙子明自童年起就随父亲龙继湘学习“咚咚推”,深得侗族傩戏艺术真传,90年来,演出不断,即使在“文革”禁演时期,亦于夜深人静之际,关上大门,在屋里和本家侄儿龙开春搭档偷偷练习,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将21出傩戏剧目完整保存地保存下来。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文艺得以复兴,傩戏“咚咚推”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上级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为其技艺传承和演出提供较好的发展平台。老人先后培养傩戏演员百余名,其中就有他的曾孙辈的龙标、龙运成。所有剧目都是他一手所教。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傩戏演员纷纷外出打工,在演员不够的情况下,为了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各地游客及新闻媒体,龙子明以将近100岁的高龄,仍然戴着面具上场,演起一生钟爱的“咚咚推”。

 

                            百岁老人龙子明在大年三十燃蜡祭祖。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博士张刚为侗傩题字——文化精华

 

 

编辑:彭宏高

来源:新晃新闻网

作者:杨世英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晃新闻网首页